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

反對民主的邏輯 I

讓我試著以簡單的邏輯問題,解答一些人自以為「理性地反對香港有民主」的人的迷思。

這些人當中,包括一些我很佩服,思路敏捷的人。

曾有一位近30多歲的基金經理跟我談論到,民主不過是一個game,追求短期勝利,務求在下次選舉中爭得更多支持者。他更以奧巴馬為例,認為民主制度下選出來的,不過是最會說話的一個人,而不是最能幹的一個人。

換成香港的情況,他會選親中央的建制派,而不是可能與之鬧翻的民主派。

為什麼會說話不是「能幹」的一種呢?我問。事實上,如果能幹是為一個地方的長遠發展著想,能以動聽的言語說服大眾,是一樣難能可貴的才能。

這位朋友的另一個潛台詞是,大眾是愚昧的,只有少部分人的眼睛是雪亮的。他不相信大眾能夠作出判斷,找出最為自己族群長遠利益著想的人。會有這樣的判斷,而他又反對這個「少數服從多數」的遊戲規則,可以推論他認為自己屬於少數。

換言之,他不相信與自己立場不一的「大多數人」。為了香港不會變成「大多數人」想的那樣,他寧可相信一個龐大利益集團所選定的領導者。他覺得作為被統治者的「大多數人」愚昧,不懂為自己謀幸福,但相信這個高高在上的龐大利益集團,在不必向任何人交代的前提下,會仆心仆命去爭取港人的長遠利益。

他不相信「大多數人」,因為那是「其他人」、又必然地認為他們是愚昧的,但又相信另一個「其他人」,而那是極少數的既得利益者,又必然地認為他們是智慧的。

他堅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、理智的,但認為自己不必去說服別人,他的唯一責任是搵錢,「總不可能要每個人都放下工作去爭取民主吧?!」這是他的口頭襌。

更可笑的是,他說他隨時準備離開香港,因為他認為香港的規劃太糟,不適合居住。是的,離開這個由「智慧的」精英所管轄的地方。

這就是我所遇到的一個金融才俊對現今社會的心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