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

反高鐵後記

故勿論我支持或是反對高鐵,又或者西九和錦上路方案之爭,單是政府以霸不硬上弓之姿,一副「反正我一定過到,睬你都傻」的態度,就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去反對。

為什麼人們要走上街頭?貪好玩?

因為我們欠缺表達的渠道,正確點,應該是欠缺有效表達的渠道。人們早已發現,在那邊寫寫文章、吵吵鬧鬧,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事,甚至沒有辦法讓當權者和主流媒體聽進耳去。要表達異見者只好用自己的方法、自己擅表的表達模式。

最後,變成所謂「過激」,然後又有人急於指摘他們「過激」,跳出來指摘「過激」會讓中央有介心。請問,香港人「溫馴」了這些年,又如何了?況且,我認為香港人仍然很「溫馴」,如果你有親身到過示威現場,過萬人在立法會外面聚集,而且不是靜靜地坐,而是開嘉年華、要動手動腳、會natural high的,但什麼意外也沒有發生。

其實我明白的,指對方「過激」的潛台詞是「我很溫馴」。

到了今時今日,「溫馴」在中國人的社會仍是種美德。原來在經歴這麼多不公義、不公平之後,香港人依然相信這個美麗的謊言,才真正令人「震驚」!只要乖乖地被餵養,就有好處,受害的又不是我。公義、對錯,不過是空談。

正因為這樣,我們更沒有資格去支持些什麼。我們都是既得利益者,是經濟發展的利益者,是政策向上層社會傾策的利益者。然而如果我們沒有去保護弱者的心,再強大也只是一個軀殼,沒有靈魂,沒有善惡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